<s id="z44nl"><acronym id="z44nl"></acronym></s><th id="z44nl"><pre id="z44nl"></pre></th>
  • 
    
    <dd id="z44nl"></dd>
  • <em id="z44nl"><acronym id="z44nl"></acronym></em>

    <rp id="z44nl"></rp>

    首頁 > 體育 > 正文
    穿越歷史的回響
    2018-09-19 15:54:43 
      已有人瀏覽

    穿越歷史的回響

    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現場。 梁忠春攝

    記憶從未褪色,歷史時刻回響。

    9月18日上午,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廣場,上千軍民早早肅立,舉行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

    殘歷碑靜默無言,警世鐘振聾發聵。一聲聲鐘鳴在大家心底回響,那是中國人民對歷史的銘記,對和平的珍視。

    勿忘國恥,銘記歷史成為自覺

    9時18分,紀念儀式在嘹亮的國歌聲中開始。87歲的老兵王力平、小學生于昊江、“全國勞動模范”李志強等撞鐘手,一起推動鐘槌擊響警世鐘。14響鐘聲,寓意著中華民族14年抗日戰爭艱辛歷程。警報聲劃破天際,鳴響3分鐘,街道上的汽車紛紛停下,鳴笛示警,行人駐足肅立。自1995年以來,每逢九一八紀念日,警報都會在沈陽這座城市拉響。

    “鐘聲和警報聲警示我們,勿忘國恥,居安思危,珍愛和平,振興中華?!敝蒙憩F場,李維波、王國斌等胸戴軍功章的老人熱淚盈眶,他們是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老戰士。作為戰爭親歷者的代表,他們每年都來參加撞鐘鳴警儀式,祭奠故去的戰友和千千萬萬死難同胞。

    儀式現場,“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館長范麗紅發現一個細節——這些年,前來參加撞鐘鳴警儀式的年輕人一年比一年多。人群中,沈陽市第28中學學生魏千賀正用手機拍攝。他告訴記者:“我要把活動場面和內心感受留存下來,發到微信朋友圈里,讓更多的人銘記歷史、愛我國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凝聚力量,珍愛和平居安思危

    雄壯的國歌聲、激蕩的警鐘聲、高亢的警報聲,聲聲觸動心靈。

    面對高高聳立的殘歷碑,遼寧省軍區警衛勤務隊副隊長熊雪涵目光堅定,他說:“中國人民珍愛和平,但我們從來不懼怕戰爭。作為一座歷史警鐘,殘歷碑時刻在提醒我們——落后就要挨打!”

    “我們紀念九一八,不是為了制造仇恨,而是更加珍愛和平!”沈陽警備區政委李軍告訴記者。

    儀式現場,警鐘鳴響過后,大家久久沒有離去?!澳嵌吻璧臍v史告訴我們,內亂紛爭則國運衰敗,只能任人宰割。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才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北辈繎饏^空軍某部政治工作部干事牛澤坤表示,“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使之轉化為強軍興軍的堅強意志和生動實踐,提升能打仗、打勝仗的過硬本領?!?/p>

    矢志不忘,以史為鑒照亮未來

    欲知大道,必先學史。撞鐘鳴警儀式后,大家走進“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一同感悟那段難忘而悲壯的歷史??粗患箲饘嵨?、一張張抗戰圖片,人們眼前仿佛呈現出一幕幕戰斗的畫面。

    “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難關頭,是我們黨吹響了救亡圖存的號角,高舉起全民族抗戰的旗幟?!辈┪镳^內,沈陽市第111中學副校長韓廣澤告訴記者,“帶學生來參加紀念活動,不僅是讓他們勿忘國恥、奮發圖強,更想讓他們知道,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更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

    據工作人員介紹,9月18日當天,遼寧省其他13個城市也同時鳴響防空警報,共同紀念這一國難日。目前,全國已有200多個城市組織了同類儀式,撞鐘鳴警儀式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的重要品牌。(劉建偉 梁忠春 陳金瑋)

    本文來源: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LY006
    未特殊說明文章來源,均系寧夏生活網原創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轉載須注明"稿件來源:寧夏生活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最新資訊
    熱門推薦
    快訊
    國內
    國際
    社會
    娛樂
    時尚
    財經
    国产天堂AV综合一区
    <s id="z44nl"><acronym id="z44nl"></acronym></s><th id="z44nl"><pre id="z44nl"></pre></th>
  • 
    
    <dd id="z44nl"></dd>
  • <em id="z44nl"><acronym id="z44nl"></acronym></em>

    <rp id="z44nl"></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