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龍江“天眼”監控緊盯秸稈焚燒
- 下一篇:第六屆湖臺鄰里節在德清開幕
【我們的節日·中秋】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聯合主辦的“詩意中國”第十屆中華世紀壇中秋詩會9月17日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辦。以充滿詩意的節目充分展現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當代中國的發展風貌,成為本次中秋詩會的最大亮點。
從古到今,中秋與詩意總是相連的。從睹月思人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到豪邁灑脫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再到“好時節,愿得年年,常見中秋月”。人們面對中秋明月雖有不同心境,然而詩文總是不可缺少。
伴隨著喜氣洋洋的古箏齊奏《彩云追月》,中秋詩會的大幕拉開。歡快的曲調展現了佳節之夜戶戶團圓的美好景象。別開生面的古典詩詞開場朗誦,借古典詩詞之筆描繪了中秋之夜皓月當空、光照萬里的壯美景色,將觀眾帶入一個充滿詩意的美好時刻。隨后,詩會正式進入第一篇章——《詩意展宏圖》。以深圳這座與改革開放息息相關的城市為代表,通過剪紙表演,用剪刀勾畫出城市的風貌。歌曲與朗誦表演更是展現了深圳人民對改革開放事業的一片熱誠以及改革開放的建設成果。
隨后的四個篇章分別詮釋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五周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綠色發展、北京冬季奧運會冬殘奧會四部分,各個篇章緊扣時代主題,反映時代風貌,注重向世界展現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中國人民愛國愛家的優良文化傳統,壯麗秀美的大好河山、海納百川的文化積淀與光明廣闊的發展前景。
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詩會的每一篇章都以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剪紙開場。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傳承人、民族剪紙藝術家金伶在每個主題城市的開始用剪刀勾畫出城市的風貌,用傳統的技藝去描繪和勾勒現代的生活。精彩絕倫的傳統手工藝展示讓在場的觀眾為之驚嘆,更是將城市的文化與詩意完美升華。
除了剪紙藝術,來自貴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目《侗族大歌》也用自然、熱烈的侗族原生態歌舞,展現了侗族人民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創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豪邁與喜悅之情。越劇表演《追魚·觀燈》展現了浙江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累累碩果。京劇《太真外傳——長生殿重圓》將整個詩會帶入高潮,體現了梅派的獨特魅力及國粹藝術在北京的創新發展。
異彩紛呈的表演將傳統與現代融合,巧妙地用傳統藝術的形式展示當代中國的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舞蹈《千年之約》拉開了“詩意新疆”的序幕。婀娜多姿的舞蹈表演和情義真摯的詩朗誦不僅還原了千年之前東西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盛景,更是表達了21世紀中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美好愿景。
如今,2022冬奧會、冬殘奧會正式進入北京時間,中國正敞開懷抱歡迎各國友人的到來?!霸娨獗本弊鳛楸緦迷娨庵袊詈笠徽?,不僅展示了傳統的京劇藝術,還通過詩朗誦《很美、很慢》及歌曲《超越夢想》將“詩意北京”的詩意氛圍升華。四年后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將是所有冰雪健兒超越自我、鑄就夢想的大舞臺,更是北京乃至中國開放胸襟,擁抱世界的一大盛事。
據悉,中華世紀壇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地,舉辦此項活動至今已十年。今后,詩會將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元素,做好中國傳統節日品牌活動,為首都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更加優質的公共文化產品。
(本報記者 董城 本報通訊員 張玉靜)
- 北京近10萬元/平方米豪宅被指配置縮水2018-09-19
- 專職人員上崗 軍地合署辦公2018-09-19
- 針對育兒及護理家人的員工 日本雅瑪多推行一周四休制2018-09-19
- 崔世安:澳門應對"山竹"整體順利持續推動防災減災工作2018-09-19
- 廣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推便民舉措 5項業務60分鐘辦結領證2018-09-19
- 朝韓領導人會晤前軍方再互動2018-09-19